寫好作文除了需要平時的積累外,還要不斷更新寫作的策略和方法。你知道多少種寫作的方法了,你知道別人又是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的了?當你決定自己的寫作水平沒有提高,當你在為不知道如何寫出一篇更優秀的文章的時候,那么你便可以“停下來”,去學習一下別人,去看看別人的寫作方法是否適合你,需要有哪些調整和改進的。要抱著一種學習地態度去寫作,那么你才會越來越優秀。那么現在就和原上草網作文欄目一起看看別人面對預測作文會如何思考,如何寫作的吧!
文章地址:http://www.kitagaya.com/content/49-120941.html
預測材料作文一
近日,某網站調查顯示,截至目前,仍有50.9%的2014年大學生未收到用人單位的就業通知。就業壓力不小,大學生們對待遇的期望卻不低,在全國調查中,超過四成人對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
對此,有人表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還是現實一點吧!大學生應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加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奮斗。也有人認為年輕人心氣太高、不切實際。不過也有人認為不該指責大學生,誰沒做過高薪夢?向往也是前進的動力。還有媒體認為,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有月薪超8000的期望,其實也是基于社會現實的。閱讀以上材料,你有那些感悟與思考?請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一:愿貼地行走,亦想云端起舞
理想,是我們追夢路上的航標燈,給我們指明了方向;理想,又是基于現實的腳步,讓我們緊緊貼著地面行走。正如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這是一種生活的姿態,選擇貼著地面步行,腳踏實地。而現實中某些年輕人就業好高騖遠,將理想懸掛于蒼穹之巔,故屢屢失敗。因此,追求理想,還要著眼實際,貼地行走。
著眼實際,腳踏實地。相傳楚國有一巨富,想在當地建一間當地最高的房子,來炫耀自己的富有。由于設計建得高,所以地基需要堅實,因此建筑速度十分緩慢。一天,這位富商開到工地,看到才建起了一層,因而十分惱火。叫來工匠大聲呵斥道:“我只要最高那一層,不要在下面層上浪費時間。”眾工匠聽后笑道:“這空中樓閣只有你自己能建出來嘍。”這個笑話告訴我們: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一步步堅實前行,達到成功的彼岸。而建在“空中”的理想,只能是蕩悠悠的神馬浮云。可見,只有著眼現實,腳踏實地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追求理想,符合規律。理想固然要高于現實,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勢必有各種險阻。在困難面前,只有“動心忍性”、“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增益其所不能”,讓理想在現實的云霧中放出耀眼的光芒。而好高騖遠,必將失敗。建國初期,由于對國內生產力評估的不足,過于追求高效,違背了規律,致使“大躍進”“浮夸風”盛行,“十年趕超歐美”,成了流行的口號。“大煉鋼鐵”,全國各地紛紛架起小高爐,不計質量只講數量的行為,浪費了大量的能源。這種不切實際的做法最終失敗。血一般的事實,再次深刻地提醒著我們:著眼實際,追求實際的理想,是何等重要!假如當初各種想法符合國情,可能會是相反的結果。
腳踏實地,眼望未來。理想與夢想只有一字之差,卻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有時,我們不能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看路,是為了行得更遠;要想行得更遠,又必須一步步前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有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在追夢的道路上,敢于結合實際地放手一搏,也許下一個“阿里巴巴“便是你創立的。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著眼實際的拼搏。這或許是中國新時代商業精英們給我們的啟示吧!
也許有些人會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如果將理想與現實相結合,以現實的眼光,冷靜地審視那紛繁復雜的問題,也許豐滿與骨感的結合便是勻稱的美麗。在生活中,在志存高遠,同時也應注重以實際的方式追逐,腳踏實地,永不放棄。朋友,讓我們撐一支長篙,船載漫天的星輝,向青草更深處漫溯吧。
【修改與點評】
1.題目《愿貼地行走,亦想云端起舞》深刻地揭示材料和文章中心,整體立意,擬題準確。
2.開篇用排比句和引用名言,引出論點,論述失敗的原因,語言簡潔,緊扣題目。3.正文三段,綜合運用并列式和對照式的結構,舉事例+全面論述+正反對比+結論,深刻而嚴謹。4.結尾再次回到現實,強調中心論點。并設置腳踏實地,憧憬未來的美好情境,富有情趣。
預測材料作文二
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份)。
有一群青蛙組織了一場比賽,目標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一大群動物在塔下觀看比賽,為參觀者加油。旁觀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夠爬到塔頂。“哎呀,這太難了!他們永遠無法爬到塔頂。”“他們根本沒機會成功。塔太高了!”開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來。那些步伐穩健的青蛙,聽了議論后,也都放棄了。一些小青蛙看著眼前的高塔,更是沒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動。后來,其他青蛙都放棄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經過一番努力,到達了塔頂。
原來,那只登頂的青蛙是個聾子。根據上面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二:關閉你的聽覺
青蛙組織登塔比賽,在旁觀者的干擾下,有能力登頂的青蛙和小青蛙都放棄了,只有一只聾青蛙達到了塔頂。難道那些健全的青蛙們沒有能力登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他們錯在哪里呢?因為他們聽到了太多別人的聲音,而不是自己的聲音。
失去自信,留下悔恨。有一個學生很想在運動會上參加百米比賽,在比賽前也做了大量的準備,信心滿滿。結果在聽說對手的實力很強時,她開始動搖、焦慮,甚至擔心自己連預賽都過不了。在多方求證下,她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希望,便放棄了參賽。結果在比賽當天,她驚訝的發現,如果自己上場,憑借實力,完全可以名列前茅。這個故事中的學生就是我自己。只聽別人的聲音,壞了事也就不要怪罪自己,那下一次,請關閉自己的聽覺吧!我能做的就是聽信自己內心的聲音:“世界上最難征服的山就是自己,我能!”可見,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輕信人言,留下遺憾。宋代的大文學家王安石在游覽褒禪山華山洞時,山中有個險洞,越向里越奇越險,來的人越來越少。王安石想到這個洞的盡頭去看看,然后在洞的石壁上留名。結果走了一半,同行中有的人就害怕了,不停地就說:“不出,火且盡”。在一次次的警告中,王安石等一行人便走出了山洞,出來后卻發覺,火把依舊很充足力氣足夠用。為此,王安石為此懊悔不已,認為自己力量尚足,卻沒有更深入到極致而感到十分可惜。于是便有了一篇流傳千古的游記——《游褒禪山記》,因此,不要把古之圣賢的遺憾,再延續到我們今天的青年一代,如何避免遺憾再次重演呢?
自信創業,命運垂青。二十年前,在深圳火車站和一群年輕的民工一起,扛上150斤的玉米包搬來摔去的那個33歲的“不像民工模樣”的人,今天把他開心的笑容印在一本大32開本的傳記封面上。他就是王石。這一天,他乘廣深鐵路抵達深圳。當他看到一個巨大的建設工地般的深圳,“興奮,狂喜,恐懼的感覺一股腦涌上來,手心汗津津的”,強烈地意識到這塊塵土飛揚的土地孕育著巨大的機會。不信命運的王石經過觀察,尋找機會,他堅信自己的直覺,一定會成功地敲開命運之門,搞運輸賺錢,命運之神開始造化王石。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王石越干越大,直到今天,發展成中國房地產的領頭雁。因此,堅信自己,才能創造機會。
當然,“關閉聽覺”也非不接納他人的意見,只是耳中聽得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一味的猜想還不如盡早的行動,擊破恐懼,戰勝自己,不留遺憾。身處迷惘,有千萬個方向卻不知如何選擇時,請關閉你的聽覺,相信你的直覺,在一篇安靜中去追尋那從心底傳達出的方向,堅定的走下去,方能突破迷霧,曙光來臨。
【修改與點評】
1.題目《關閉你的聽覺》揭示了材料和文章的中心。擬題形象生動,題目直擊中心。
2.開篇引用材料,引出文章的論點;綜合運用并列式、對照式的論述結構。中間三段圍繞中心,提出分論點+舉例字+論述+結論。段落結構謹嚴,聯系實際,闡述道理深刻。
3.結尾照應開頭,再現中心論點,點題扣題,設置情境,憧憬堅信自我的美好未來。
預測材料作文三
2012年發布的我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均閱讀圖書為4.35本。與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顯得可憐,而這一數據,韓國是11本、法國是20本、日本是40本,俄羅斯是55本,以色列是60本。有一組關于每年人均購書量的數據,以色列64本、俄羅斯55本、美國50本。而中國人平均購書費用,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為9.8元,2008年為9.13元。而2012年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人用于購書的費用居然占到總支出的20.8%。一項來自聯合國對世界500強企業家讀書情況進行的調查統計數據,日本企業家一年讀書50本,中國企業家一年讀書0.5本,相差100倍。
范文三:讀萬卷書,方能行萬里路
四月二十三日是文學大師莎士比亞的生日,即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看到上面這些赤裸裸的統計數字,令我們慚愧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的古訓。宋朝劉彝闡述了讀書與行路的關系“讀萬卷書,走萬里路。”他認為,只有全面吸收書本知識,具有淵博、扎實的文化素養,才能行走萬里遠的路程。不以讀書為徑,如何化知識為力量呢?何以彌補我們自身的不足呢?又何如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呢?不讀書,豈不是“行路難”?
獲智,歷千秋之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書卻可以讓我們跨越無限的時空,可以讓我們身處果殼,心放宇宙。古代大儒,生不過百載,卻可以縱論古今,橫論天下,靠的就是書。這時光中的漂流瓶,他們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為我們翻開往事的詩篇;書,是一個學者一生的結晶,是精神的升華,承載著這一切的書為我們展現的,除了思想、理論、更是一幅幅鮮活的時代圖畫。從《霧都孤兒》中,我們可以一窺工業時代底層人民的心,從《雙城記》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革命高潮時那種失控的款熱,從是《茶館》中我們可以看清舊社會對人民的毒害。我們無法親身經歷,卻又好似身臨其境。若不是假書之奇徑,我們又如何能跨越古今,縱覽這千秋之書呢?故此,讀書獲智,是傳萬世之宏業。
補拙,能行萬里路。華羅庚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后天的勤奮努力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努力付出定當有所收獲。中國經濟發展固然快,但是許多公司只是曇花一現,百年以上的企業少之又少。而我們的鄰國日本,百年以上,甚至二、三百年以上的企業,鱗次櫛比。企業要想長久存在,最重要的,便是具有發展的眼光和長遠的計劃,這些能力,企業管理者不讀上幾百上千本書是根本得不到的,日本企業家年度數量是中國企業家的百倍,這其中的差距便是質的差距了。在老總們忙于應酬,為眼前利益不折手段甚至涸澤而漁時,有沒有想過要多讀幾本書?可以見得,輸出價值觀,提高軟實力,但不讀書,如何向讀書是我們十倍百倍的的人輸出價值觀呢?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啊。
作為一個自古愛書的民族,儒家思想覆蓋整個地球的文明古國。新時代的青年,要繼承先人的遺志,在書海中揚帆遠航,行萬里路程,從書本開始吧!只要付出一分辛苦讀書,就能收學到一分知識和能力。
【修改與點評】1.題目《讀萬卷書,方能行萬里路》能夠深刻地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以及二者的關系。2.開篇從文學大師莎士比亞生日,即世界讀書日談起,引出材料,引出中心。引用設問簡述,闡述讀書與實現中國夢的關系,提升了讀書高度,語言簡練。3.中間三段的分論點,運用并列式,從讀書、獲智和補拙三個方面闡述中心。結尾照應開頭。
預測作文四
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這樣詮釋“敬業”: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于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社會主義職業精神。
關于“敬業”你有何感受、見聞或思考?請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范文四:敬愛職業,生活才能樂之
古往今來,“敬業”一直都是一個人們贊美的詞匯,傳統文化也一再倡導這種敬業精神。朝廷或政府用以表彰忠于職守,克己奉公,服務社會、人民的人們,勉勵人們愛業、敬業和樂業。只有這種精神的鼓勵褒獎,才能創造和諧、幸福和安康社會。人,為什么活著?人怎樣活著?活著的意義有不同,人生的價值當然就不同。工作就好比生活的縮影,敬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快樂而豐富多彩。
微軟的敬業觀:思想的自由,行動的高效。注明的微軟公司,員工上下班的時間并沒有嚴格的控制。無論你想在公司待多久,只要你能完成令上司滿意的作品。在自己的私人辦公室,員工可以任意裝飾而不必考慮協調一致。在他們眼中,沒有個性與生活,就是不會有熱愛工作和職業的好職員。我給你自由,你給我創造。只要有一顆熱愛生活、敬畏職業的心,你將傾注全部的愛,投入到你鐘情的事業中,還有什么可畏懼?該有苦難不能戰勝?
可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事實的確如此。
態度決定高度:積極面對,就會出奇制勝。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二戰中的最出色的美國將軍。他小的時候在學業上并不突出。一次與同學約好一起打牌,結果連連失利。他開始有些煩躁,一直抱怨著自己抓到的牌不好。他的母親坐在一旁,見到此景便對艾森豪威爾嚴肅的說:“停止你的抱怨,如果你想玩,就用自己手中的牌認認真真的打。”母親接著說,“生活就是如此,發牌的是上帝,而你能做的就只有用自己手中的牌,打出不一樣的人生。”事實證明:艾森豪威爾改變了抱怨的態度,在生活中,總是積極進取,贏得一個個成功的機會而名揚海內外。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無法決定收到的牌面的花色,卻可以決定出牌的路數,贏得不一樣的精彩。
責任決定態度:愛之樂之,迎接機會到來。曾聽說過一個女孩,大學畢業后從事金融方面工作,但是她最喜愛的是美術,很多人都為她感到惋惜。誰知,多年后她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面對朋友好奇的詢問,她坦白的說:“其實我還是不喜歡金融,但是你坐在這個位置上,就要擔負起責任。”面對不可預料的未來,若沒有這般尊敬生活的心態,又如何與眾不同,脫穎而出呢?因此說,不要抱怨苦累,不要抱怨老板苛刻,熱愛工作,智慧就會光臨。
面對工作,也就是在面對生活,像一些“工作狂”,也許是在短期取得了成效,但他們破壞了生活的軌跡,終將事倍功半。但若熱愛它,敬畏它,快樂地對待它,不良的心理自然會改變。只是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才可以談敬業。敬愛職業,才能樂之,生活將更加美好。
【修改與點評】
1.《敬愛職業,生活才能樂之》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擬題準確而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
“十七歲的馬克思在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段關于職業的經典論述。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所壓倒,因為這是為人類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是默默的,但她將永恒地存在,并發揮作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2.開篇引用材料,簡要論述,引出論點。中間運用了并列式的論述結構展開論述:提論點+舉實例+經典論述+得出結論。段落結構嚴謹、清晰。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3.結尾照應開頭,再現論點,語言簡練,展現敬業樂業的美好前景,給人以鼓舞和鞭策。
說明:本站圖片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僅供讀者欣賞和參考,如有問題請聯系站長刪除。如需純文本版請下載高考材料作文預測。如發現錯誤,請猛踩文章,我們會及時改正。獲取更多相似文章,您可以全網搜索作文 材料 預測 高考。
{{{description}}}...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