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反抗下層的紅塵世界,而這個世界他無法逃脫,除非乘著他詩歌的翅膀。
文章地址:http://www.kitagaya.com/content/24-867900.html
——斯蒂芬·茨威格
如果給你一座圖書館,亦或一張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國際鐵路通卡火車票,你會選擇哪個?這是《首都》報紙在訪問智利文學家波拉尼奧時,問他的一句話。波拉尼奧則毫不猶疑地回答說:“圖書館。離開文學的我無異于死亡。”
文學,指引我前行的方向。我的世界中,原本覆蓋著濃厚而烏黑的云,而文學將我晦暗的眼目滌蕩。我在詩歌的國度中,體會到遙遠地貌的人們在金色的太陽下舞動,異域女郎體姿嫵媚,塞納河般多情地搖擺;在小說的世界中,那沉重的哀傷,不曾見過的真實的困厄與苦難,戰爭踐踏下的人性,生生將我從現實美好的幻夢中撕扯;在戲劇里,人的千百面貌層疊豐富地展現,在這超脫的畫幕中,文字也如此酣暢美妙。“永恒之文學,引領我們走。”莎士比亞和歌德,為何如此偉大!數十年狹隘的羊腸小道,濃翳遮蔽的樹林瘋狂燃燒,那從未見過的開闊空間,仿佛驟雨橫掃,映入我的眼簾。
文學,給予我豐富的寶藏。在《浮士德》中,那不沾塵穢的正直,賦予我意志的偉大與堅強;在《紅與黑》中,我警醒自己,毋 沉淪為流俗,毋在狂歡中熄滅初心與理想;在《簡·愛》中,我學到堅守生命的底線與尊嚴,“絕不做攀援的凌霄花”的獨立,不因處境卑微而卑躬屈膝、俯首稱臣。
文學,滋養我柔美的意趣。德國作家黑塞,戰爭中獨居田園,蒔弄花草,寫下浪漫主義散文小詩,編纂為《園圃之樂》。那自然中生發的活力,透過紙張與文字,流淌入我的內心。梭羅移居瓦爾登湖畔,欣賞平靜的天光、流云,搭建小屋,寫作日志,留下著名的《瓦爾登湖》隨筆集。通篇讀完,欣求自然草木,欣求一方凈土的趣味仍彌留在心,渴望沾染那毫無燈火氣息的芬芳泥土,親吻那隱約的、為朝露所濡濕的花朵。日本中古日志《枕草子》,記下宮中女子漫步思索的雜記,可愛而不失莊重,周作人評價為“機警之中仍留存著優婉纖細的情趣”。清少納言那句著名的“春,曙為最。”道出了怎樣悠然侘寂的美學情趣,可真是現在人無從穿過時光去體味的。
文學之美,復雜而多變。清雅婉轉,幽玄晦昧,渾厚莊重……我如一條游魚,在文學的海洋中晝夜探尋,尋悟自身性靈的慰藉。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流芳百世的千古文字,那是文學凝視人們的眼睛。
說明:本站圖片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僅供讀者欣賞和參考,如有問題請聯系站長刪除。如需純文本版請下載文學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盞燈作文800字。如發現錯誤,請猛踩文章,我們會及時改正。獲取更多相似文章,您可以全網搜索作文 文學 一盞燈 路上 人生。
拓展閱讀
本文鏈接:http://www.kitagaya.com/content/24-867900.html
創建時間:2020-04-16 14:08:45
更新時間:2021-01-03 00:08:33
文章來源:網友投稿
投稿作者:趙欣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