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白鷺》這篇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雖沒有華麗迷人的詞藻,也沒有濃妝艷抹的渲染,是著名的現代作家郭沫若的作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郭沫若《白鷺》的讀后感,歡迎閱讀!
文章地址:http://www.kitagaya.com/content/24-148599.html
郭沫若《白鷺》讀后感篇一:
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平凡而美好,樸素而高潔。樸素的語言卻在郭沫若手下開出一朵絢麗的花,讓我深刻的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蘊含的美。
文章先是寫了白鷺平凡卻似天公的姿態,“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句簡短的句子卻概括了白鷺隱藏的獨特的美,抒發出自己對白鷺的贊美。把白鷺與朱鷺和蒼鷺對比,彰顯出白鷺一種無與倫比的獨特的美。
白鷺這種常見的鳥,它的美被人忽視,我們也要去學著感受和發現美,像作者郭沫若一樣從白鷺身上“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全身的流線型結構”感受到絕對的和諧之美。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我們也會在生活中體會到人間的溫暖,人心的善良。
郭沫若《白鷺》讀后感篇二: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白鷺,一種普普通通的鳥,經過郭沫若這位大作家寥寥數筆的描摹,就顯得那么動人,那么栩栩如生。你看,他在1942年秋天寫的《白鷺》這篇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雖沒有華麗迷人的詞藻,也沒有濃妝艷抹的渲染,顯得那么樸素無華。但是,它正是運用了如白鷺一般樸素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蘊含的美!
是的,這只從歷史深處飛來的白鷺,給我們多少啟示啊!
作者開篇把白鷺比作一首詩,優美而有富有意境,更何況是一首精巧的詩呢!你可能要問了:白鷺有什么美的?但由此可以看出,這已經在你心中播下了一顆美的種子,正然我們等著它發芽,成長,開出美麗的花來。
作者僅僅對白鷺寥寥數筆的描繪,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先是同白鶴、朱鷺和蒼鷺作比照,彰顯了白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這就突出白鷺一種無與倫比的獨特的美,頗有點兒“百鳥之中我為首”的意思了。不是嗎?白鶴“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嗨,這句話似曾相識,讓我想起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敷朱則太赤”。人家是寫絕代佳人,可作者卻恰到好處地嫁接白鷺身上,是居然覺得正好,真讓人驚嘆白鷺的獨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麗的白鶴、朱鷺、蒼鷺定會自嘆不如了。
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審美的問題了:為什么平常就不美呢? “然而”一個轉折,猶如舞臺上的聚光燈,視線自然地被聚焦在白鷺身上了!“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它的美”,充滿了耐人尋味的哲理。就是這個美的精靈,還為人們創造出“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奉獻給人們“鄉居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這使我想起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由此不禁問一句,生活中還有多少事物本不該被漠視,卻被漠視掉了呢?還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這個思想牢籠里?
所以,我們得善于發現美,追求美,更要創造美。蓬勃的小草,人們幾乎是視而不見,但是它們綠遍天涯;墻角的花,誰能在意,但它們美化了一角天地。黃昏中散步的老人,往往與你擦肩而過,但是它們卻是一道絕美的意蘊深沉的人生風景。
再看,白鷺“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夠讓人提心吊膽了,可白鷺卻處之泰然,一付悠然自得的樣子。讀到這兒,我們頓時恍然大悟,郭沫若爺爺看來是寫白鷺,其實是在寫人呢!這實在是想告訴大家,做人就算做普普通通的人,也要勇于進取,勇于攀登,永遠給自己一個堅強的笑。這自然也是郭沫若爺爺的自我寫照了。試看,他在革命的激流漩渦中,卻永葆白鷺的一身清白,更有處之泰然的風采。
自然,我們就是要想人生的絕頂不斷攀登,就像舍身斗歹徒的英雄周光裕,就像九死一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無畏勇士,就像遨游太空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就像……他們正站在時代的絕頂向我們召喚呢!
哦,有人認為,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歌嗎?生命如歌。只要他在瞬間創造了輝煌,這首歌就不會停止,永遠,永遠……我想,生活中許多像白鷺一樣默默無聞的人,只要盡心盡力地活著勞動者,雖不能創造驚天動地的業績,但也一樣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白鷺》一曲已終,仍讓人感到余音裊裊,繞梁不絕。
知識擴展:郭沫若《白鷺》原文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有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
說明:本站在文中植入圖片是為了方便搜索引擎更好地解析文章。內容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如需純文本版請下載郭沫若《白鷺》讀后感。如發現錯誤,請猛踩文章,我們會及時改正。獲取更多相似文章,您可以全網搜索讀后感 郭沫若 白鷺。
拓展閱讀
本文鏈接:http://www.kitagaya.com/content/24-148599.html
創建時間:2019-02-28 00:17:01
更新時間:2020-10-03 00:00:39
文章專題:讀后感作文大全
文章來源:網友投稿
文章作者:和信禮